克虏伯

1906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生在其家族的摇篮埃森市。其先祖克虏伯帝国的奠基人也叫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7),他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德国军火大王
相关视频查看全部
克虏伯大炮
1906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生在其家族的摇篮埃森市。
其先祖克虏伯帝国的奠基人也叫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7),1811年其父弗雷德里希·克虏伯创立克虏伯家族企业,1826年弗雷德里希过世时,将制造优质铸钢的秘密和一个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的小工厂留给了他。他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公分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21世纪初,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克虏伯大炮在福建省厦门市的胡里山炮台可以看见。
克虏伯家族
阿尔弗雷德的母亲伯莎就是他的外曾祖父老克虏伯(与阿尔弗雷德同名)的孙女。伯莎的婚事是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安排的,他要外交官古斯塔夫迎娶伯莎,并且在姓氏上加了“克虏伯”,以便经营这个显赫家族的事业,防止它落入政敌之手。
克虏伯与希特勒
克虏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柱石,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垂青。恪守时间、遵从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的传统。以用餐时间为例,早餐是7时15分,7时16分到的人就会发现餐厅关了门,别人已开始用餐。另外,即使在大冬天,古斯塔夫·克虏伯也不肯拨旺壁炉,有意把办公室搞得寒气袭人,以免变得无精打采......阿尔弗雷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小他就受到父母的格外栽培,有权跟父母一块用餐。
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是他经历的第一次人生痛苦:德皇告别埃森,协约国来拆工厂,父亲被宣布为战犯(未遭监禁),魏玛共和国成立,工人起义并占领埃森,法国人占领鲁尔区......童年时代这些精神上的侮辱成了他日后死心塌地效忠于希特勒的原因。
战后,克虏伯家族仍然一心发展家业。他们设立新公司,建立新工厂,买进新煤矿。产品主要销往苏联。不久,在德国参谋部的要求下,克虏伯家族秘密参加了德国的重新武装,1926年制造出第一批装甲车,两年后恢复生产大炮。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这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已经成年,作为长子,他拥有家族继承人的一切权利。在胡格尔别墅中,他独自住着一层,身边有5个仆人。他在大学攻读物理和化学,并且在德累斯顿银行见习过。
追随希特勒
1930年,他加入德国纳粹党,第二年成为党卫军成员。他把希特勒看作洗雪1918年耻辱、复兴德国的主要人物。1936年10月1日,29岁的克虏伯被正式任命为负责重整军备的副经理。 1939年他接替父亲执掌克虏伯帝国的大权,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5年中,他尽心尽力地扮演着第三帝国军械师的角色。 战争爆发之初,他在胡格尔别墅附近又建了一栋小楼,周围布有铁丝网,有武装哨兵把守。 每天上午9时整,他乘车到达这里,工作到深夜。办公室挂着希特勒的肖像,下面写着“同元首在一起,直到胜利!”他独自一人在里面工作,晚上一边喝威士忌,一边抽骆驼牌香烟。陪伴他的只有仆人,没有朋友。如果不在这里工作,他就周游德国侵占的法国、乌克兰、波兰、荷兰、南斯拉夫等地。他赞成没收被占领国家的工矿企业,因此又控制了许多矿山、高炉。到1943年,克虏伯帝国直接或间接雇佣的人员已达20万,为德国军队制造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和各种轻武器。
战争开始后,克虏伯工厂的德国工人上了前线,代替他们的是来自欧洲各国的战俘,其中苏军战俘就达1.5万。从1943年起,克虏伯又开始大量使用遭流放的犹太人,在集中营附近建造工厂,战争结束时,“克虏伯奴隶”多达10万人。这些人的处境悲惨,在埃森,他们是在钢鞭的抽打下去上班的,即使有盟军飞机来轰炸,他们也不能离开工厂......在后来的纽伦堡审讯中,克虏伯对此供认不讳,他还大言不惭地对审问他的人说:“在克虏伯家族的巨大遗产中,这间囚室是属于我的那一份儿。”
他于1948年被判处12年监禁,罪名是“反人道、掠夺被占领地区和阴谋反对和平”,他的工厂则交由英军接管。
冷战开始后,美国和英国想重新武装德国,“使之成为新的利剑”,克虏伯因此又成为这种新的“现实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1月31日,克虏伯跟60位囚犯一块被释放。他在监狱中待了不足4年。
他一回到埃森就重整家业。1952年10月,他跟占领当局签订协议,解决了克虏伯公司的命运问题。他的所有重工业、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都转让给一个公司,由它负责出售;克虏伯则保留在造船、卡车制造和机车制造部门的股权;作为对其出让产权的补偿,克虏伯获得补偿金2.5亿法郎。
不出10年,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员已多达11万,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
克虏伯集团垮台
克虏伯帝国的复兴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战后欧洲涌现出一大批受美国经济思想影响的新型企业家,过去的一套落伍了,克虏伯帝国末日的钟声已经敲响。
到60年代中期,克虏伯集团共欠下263家银行共计10亿美元的债务,它陷入了无力偿债的境地。
1967年,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几年之后,克虏伯集团垮台了。不过,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没有亲眼看到这个结局,他于1967年7月30日在埃森去世。
克虏伯-20世纪最著名工业家族的兴衰史
国家的工厂
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继承了父亲的小生意。回溯历史时,人们会发现,他几乎是克虏伯家族历史上最杰出的家长,也是这个工业帝国的真正缔造者。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发现,阿尔弗雷德本人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让人灰心绝望的失败,他所有的言论都在表达对世界的不满,他也总是在信件中书写自己对人生的失望。他在后来获得的那种巨大的成功,可能让他自己也感到意外。在跌跌撞撞的钢铁实验之中,阿尔弗雷德饱受失败折磨。当他最终在一次世界博览会上展示克虏伯锻造的巨大钢锭时,媒体的关注意味着这位鲁尔的商人终于开始迈向成功。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幸运之处在于,他赶上了一次机会爆炸期。四处铺建的铁路催生了对钢铁的巨大需求。一方面美国的钢铁巨人如安德鲁·卡内基还没有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钢铁王国;另一方面,克虏伯成功取得了火车轮毂的专利,使克虏伯在鲁尔生产的轮毂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给美国和欧洲的铁路公司。
但仅仅是民用钢铁的生产并不能满足阿尔弗雷德在商业上的雄心。在一个私营企业巨头们还未崛起、普通人的消费还没有被充分唤醒的年代,还有什么能够比同国家做生意更加赚钱?国家和帝王才是最大的客户。当时最强大的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发现了这一点,正在崛起的克虏伯也发现了这一点。而在同国家和帝王做生意时,又有什么比卖给他们武器更具吸引力?况且,从钢铁到大炮,距离并不遥远。
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售给德皇威廉第一批武器开始,这个家族的命运就已被注定。“阿尔弗雷德想制造大炮,威廉想购买这些大炮。这是一场金钱婚姻,也可能是相互需要,甚至连死亡都不能将其终结;威廉的每一个继承人都必定要与老克虏伯他这一代的人结成联盟。从那以后,克虏伯就以其民族的国家主义抱负而著称。”
同国家的结盟让克虏伯在生产和平工具方面也占据了优势。“如果他不生产大炮,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级的著名人物,而正是克虏伯家族被置于公共机构的照顾之下,才造就了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克虏伯没准备好和不能铸造新的普鲁士之剑,威廉永远也不会干预保留其轮毂的专利问题。”
克虏伯家族终于成为德国居于领导地位的工业家族。其权力的来源正是其同国家和君主的结盟,“克虏伯本人对其权力之源深有自知之明。每遇到一场危机,他都会向国旗立正敬礼。如果这还不行,他会咆哮威胁,他会离开、去寻找一个赏识他的君主”。
在阿尔弗雷德写给德皇威廉的一封信中说,他将自己的公司看成“一家国家的工厂”。这些工厂“在某种程度上从成长的观点和国家的重要性来看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因此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将他与那些“仅仅是聪明的生意人”列为一类人显然是不公正的。也就是说,克虏伯超越了公司,和国家的利益融为一体。因此,国家有义务去照顾克虏伯家族的利益;克虏伯家族当然也会尽其所能去满足国家的需要。
两者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变幻无常的国际关系中,今日的盟友可以变成明日的对手;克虏伯家族的大炮却是销往全世界的。在中国的大沽炮台,德国的一艘战舰被李鸿章购买的克虏伯大炮轰炸至沉没。克虏伯家族总是在争取法国和英国的生意,而在此后的任何一次战争中,法国和英国几乎都是德国的敌手。这让阿尔弗雷德的继承人弗兰茨·克虏伯在面对来自威廉的继承人时颇为尴尬。但另一位威廉却被说服,军火商的利益是全球化的,但其出售给祖国的始终是最好的大炮。
终其一生,弗兰茨·克虏伯和德皇始终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当这位德国最有权势的工业皇帝被发现有同性恋的爱好时,尽管这在当时的德国属于最大禁忌,威廉却仍然宽恕了他,并出手为其收拾残局。在一次不道德的狂欢中,弗兰茨·克虏伯意外身亡。克虏伯家族面对了第一次继承危机。原因是,弗兰茨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这时,正是皇帝本人安排了弗兰茨女儿的婚姻,精心为克虏伯家族挑选了继承人,让古斯塔夫·克虏伯进入这个工业王国的历史之中。
最不可饶恕的商业耻辱
事实证明,古斯塔夫·克虏伯是一位真正的克虏伯。在他统治克虏伯王国期间,他保持了克虏伯的商业模式:同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不断向其出售军火。更为惊人的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之后,理论上克虏伯家族已经失去了其权力的源泉,因为统治德国的皇帝和他的家族都被迫流亡,更何况始终依赖他们的工业家族;古斯塔夫却能够让克虏伯迅速地再次崛起,就像德国这个国家一样。
20世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梅纳德·凯恩斯已经通过《和约及其经济后果》雄辩地证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和英国坚持让德国赔付巨额战争赔款是不明智的。它只会激发更加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反弹。但是德国的再次崛起和其后果却仍是让人惊讶的。
克虏伯家族始终站在国家这一边,古斯塔夫的儿子、克虏伯的新继承人阿尔弗利德·克虏伯自然也是如此。这一次,他们站在了第三帝国和希特勒这一边。他们以其强大的生产能力武装过俾斯麦、武装过德皇威廉,也武装了纳粹的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克虏伯代表了商业最黑暗的一面。如果人们会为沃森家族的IBM[微博]曾经为德国生产过打孔机而谴责这家公司的话,那么克虏伯就应该被钉在商业史上最沉重和最不可饶恕的耻辱柱上。是他们为纳粹军队供应着源源不绝的大炮和坦克,也是他们对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和其他同盟国囚犯进行着最不人道的奴役。
正因为如此,克虏伯进入了战犯的名单。而且,在经过了纽伦堡审判之后,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家族还会再有未来。
在这次审判中有一个戏剧化的场景,充分表明了克虏伯和美国的巨头们如福特、洛克菲勒或者卡内基的差异。威廉·曼彻斯特写道:“在一次不常见的感情大爆发中,他(阿尔弗利德·克虏伯)说道:‘我不希望你跟我说一位美国企业家在战争期间会对他的政府说不。’下面一片不自在的寂静。他们认识到,他对美国人的理解,同样不深。尽管他非常聪明,但他还是没能领会德国之外的潜规则不同——不知道有些事情美国政府是不敢要求企业去怎样做,也不知道美国主要的工业家是在未获得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也敢去做任何事情。”克虏伯的成功来源于其和国家成为一体,但这最终也会终结这个工业家族。
尽管其中存在着争议,阿尔弗利德·克虏伯还是逃过了最严厉的惩罚。他年老的父亲接受了最严厉的指责,但是古斯塔夫却用死亡逃脱了可能的惩罚。阿尔弗利德仅仅被囚禁了3年就获得了自由。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当他在1951年2月3日上午9点钟从监狱走出来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成为了国家的偶像。这个强大的工业家族的复苏被视为德国再次振兴的一部分。阿尔弗利德·克虏伯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当他被记者问道克虏伯是否还会生产枪炮时,明智地回答应该是否定,阿尔弗利德却说:“我的生活是由历史进程来决定的,而不是我本人。”
虽然历史的记载语焉不详,但克虏伯的再次崛起却是毋庸置疑的。阿尔弗利德对董事会平静地说:“我原以为需要半个世纪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建造起来,但我从不怀疑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在我的生命里,我从未有过不可能的想法。我相信我必须遵循曾祖父的最终遗愿,哪怕它需要一百年。失败主义是不允许的。我的先生们,我在这个行业已经有17年了,重振雄风是必然的。”就像他的父亲、入赘了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一样,他决心不被命运拖垮。古斯塔夫在《凡尔赛合约》签订之后,秘密地重新开始准备武器生产,打定主意“不放弃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没过几年,法国杂志《现实》报道说,克虏伯联合企业已经成为欧洲第四大公司,紧随荷兰皇家石油、联合利华和曼内斯曼之后。路透社则说,阿尔弗利德在20世纪50年代的东山再起超过古斯塔夫在20年代的表现。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摧毁克虏伯。除了下一个继承人。
数典忘祖的继承人
阿尔弗利德的长子昂德特·克虏伯注定是个会让每一位克虏伯失望的人。《财富》杂志断言昂德特“从未表现出任何才能或倾向以证明他有能力有意愿做克虏伯的第六代掌门人”。在接受采访时,昂德特的表现丝毫不像一名克虏伯:他对一名杂志社的记者说,“克虏伯公司耗光了我家祖上数代人的幸福”;他又对一名杂志社的记者说,“我不像我的父亲,他可以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某项事业或产业,而根本不考虑这样做是否值得”;见到第三名记者时他又说,“如果把我父亲的业绩折算成工作时间的话,他工作的时间要比他的生命还长,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我不要透支未来。”当问到他自己的志向时,他说,从今以后他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威廉·曼彻斯特评价说:“这位数典忘祖的继承人尽管没有为家族带来任何收益,但他的花费在家族中无人能比。艰苦创业的祖先们终于学会如何花钱了。”
与此同时,阿尔弗利德也发现自己的家族已经无法再承受债务之重。这个延续了数百年的工业帝国竟然没能摆脱商业中最幼稚的危机:债务。按照曼彻斯特的说法,尽管从个人财富来讲,阿尔弗利德·克虏伯可以说是欧洲大陆最富有的人,但他也绝望地发现,自己也是联邦德国最大的债务人。
想要幸存的唯一方法是,将这个家族私有化的公司改组为一家股份公司。这是历代克虏伯的掌门人最为深恶痛绝的事情,也是其家族能够延续数百年的原因之一。克虏伯想要拥有对自己的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为了这种绝对控制权,克虏伯家族遵循着严格的长子继承制,普鲁士的国王、德国的皇帝和第三帝国的元首都认可了克虏伯的这种长子继承制度。但是,这一天终于还是要到来。1967年,克虏伯被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也不再是一名克虏伯。即便如此,克虏伯集团也没能坚持几年。这个家族最后的族长也在改组为股份公司那一年去世。对他的死人们议论纷纷:绝望和失望在他的死亡原因中会占多大因素呢?
很难说清楚这个20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工业家族之一究竟给商业世界留下了怎样的遗产,因为他们同国家和政治过于接近,甚至已经成为政权的一部分。和同期的所有商业帝国一样,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同国家和君主做生意。在这种模式之下,巴尔扎克那句著名的话显得无比正确:每一笔巨大的财富背后,都是同样巨大的罪恶。克虏伯家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历史就是明证。未来属于新的商业帝国,他们将自己的模式建立在向普通消费者出售产品和服务之上。克虏伯已成过去。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31467.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