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

脚趾,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ǎo zhǐ,位于脚部的最前端,常态下向上弯曲,与脚底平面成12°~15°的夹角。运动中有向前的移动,向下的蹬地,向两侧的位移。

名称
大拇趾:最粗大的一只,所以叫大拇趾。
二趾:足的第二趾。
三趾:足的第三趾。
次小趾:又名小趾次趾,人体部位名,即足第四趾。《灵枢·经筋》中有相应记载:“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
小趾:足的第五趾,即末趾。
作用
为了更方便行走,脚趾的弹性,使得人在走路或奔跑时有更多的用力时间,更有力,产生的动力会更强,有助于更快奔跑 。脚趾在运动当中灵活性很大,主要调节跖趾和脚部其他部位的相互关系,起平衡作用,以适应脚部的变化;对部分运动项目还具有稳定的作用。脚趾是人或一些动物的脚上的指头。人的脚趾的背部受指甲的保护,其他动物则演变成爪。
特性
人类脚趾在生理学上扮演的意义不亚于双手,在演化学的研究中相当重要。现代人的双脚绝大多数只能用于行走,脚趾只适用于行走时稳定步伐之用。但在生理学上,脚趾的功能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做简单的动作,或非正式且些微地取代双手之部分功能。人类双脚的大拇趾构造较其余各趾独立,是足部的灵魂部位,也是足部重心,也因此只要能配合食趾(第二根脚趾),就能做出和手近似的动作。
脚趾在构造上并不利于抓握,但某些状况下例外。失去双手的人可以通过后来的训练,将脚趾的功能发扬为双手的功能。
脚拇趾和食趾间的触觉相当敏锐,只要碰触就能有抓握的反应,若脚趾长度够长,功能未必亚于双手。
趾甲疾病
手指甲和脚趾甲是皮肤的附件,它们不断生长,保护手脚。据南非著名健康网站“健康24”报道,研究人员发现,脚趾甲中的一些物质能够反映人体健康程度,如果长得过慢,也预示着一些疾病。
美国加州大学韦尔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对62641名妇女的脚趾甲进行观察检测,发现脚趾甲中的一些物质含量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都有一定联系。其中,905名确诊心脏病的患者,脚趾甲中尼古丁水平比其他人高一倍,这与他们吸烟习惯有关。研究人员分析,比起手指甲,脚趾甲的生长速度较慢,其中的一些物质更加稳定,可以作为一种测量方法。
另外,研究者还指出,脚趾甲的生长速度受健康、季节和运动的影响,一般白天比晚上快,夏天比冬天快,平均每天长0.05毫米左右。脚趾甲生长速度比较慢的人,可能更不爱运动,体内一些微量元素也可能不足,因此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也会更高。
脚趾保养
两脚保养不好就容易得各种疾病。由于脚趾距离心脏最远,有些人的高血压病是脚趾或踝关节部位的微循环障碍所致,甚至感冒也是寒从脚起。脚心涌泉穴既能往地下排浊气,又能从地下吸收清气。
人们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是极少的。所以,有很多病是因为脚趾活动少引起的,如两脚疼痛、脚趾麻木、多汗、鸡眼、脚垫、足跟痛、足跟裂口、静脉炎、静脉曲张等。
锻炼方法如下:
1.一条腿独立,另一条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以踝关节为轴,脚趾向上跷,同时带动脚部向上跷,然后再向下压,返至向上为1次。照此动作重复做16次。然后换另一腿独立,另一腿抬平,按照以上动作,重复做相同次数或左腿多做几次。
2.再交换另一腿独立,另一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以踝关节为轴,脚部向里拐踢毽子,再向外拐,返至向内拐为1次。照此动作,重复做16次。
3.以踝关节为轴,用脚带动足部向内旋转16次。
4.动作同上,只是改变方向向外旋转。待独立稳定性增强后,可将第一个动作和第二个动作连起来做。随着独立动作的锻炼,稳定性会更强,即可三个动作或四个动作连起来做。随着稳定性的增强,还可以再增加向前蹬脚或分脚蹬。
5.选择科学足弓设计的鞋子或者鞋垫,让足弓三点受力,减少地面来自人体的反作用力,从而使脚趾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空间。

window.rsInsertData = window['rsInsertData'] || [];
var rsdataList = {"foot":[{"fentryTableId":32451,"fentryTableName":"\u4eba\u4f53\u89e3\u5256\u5b66","fentryTableType":1,"entryId":2590978,"templateId":0,"entryTitle":"\u4eba\u4f53\u89e3\u5256\u5b66","isManual":0,"isExpand":1}],"top":[]};

if (rsdataList.top || rsdataList.foot) {
rsInsertData.push([958429, rsdataList]);
}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32124.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