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摄影艺术类期刊 

据2021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摄影》出版文献共5671篇,总被下载35449次、总被引197次 
。据2021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摄影》文献量为1266篇,基金论文量为1篇,被引量为68次 

历史沿革
1957年,《中国摄影》创刊,刊期为季刊。
1959年,《中国摄影》刊期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
1966年,《中国摄影》被迫停刊。
1974年,《中国摄影》复刊,刊期改为月刊。
1997年,《中国摄影》改用铜板纸印刷。
2004年,《中国摄影》全面扩版至180页 

办刊条件
主要栏目
栏目方向
《中国摄影》主要栏目有柯达竞苑、报道摄影、名家名作、影像室摄影旅游、影像介绍、名人专访、人像屋、新书评介等 

读者对象
《中国摄影》主要面向摄影专业人士及摄影爱好者 

人员编制
编委会
据《中国摄影》2022年第2期版权页显示,编委会名单如下: 
《中国摄影》编委会编委人员
于云天
王玉文
刘雷
刘榜
沙占祥
陈长芬
吴常云
贾明祖
顾铮
钱元凯
编辑部
据《中国摄影》2022年第2期版权页显示,编辑部人员如下: 
《中国摄影》编辑部人员
职务
姓名
主任
郑浓
编辑
钟华连、李森、王江、陈秋实
设计
范华明
海外特约撰稿
王瑞(美国)、董宇翔(美国)、刘铖望(英国)、陈海舒(德国)、何昆霖(美国) 
学术交流
2014年9月10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祥升行摄影博物馆合作打造相机博物馆,祥升行相机博物馆正式更名为《中国摄影》相机博物馆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出版类型
1957-1966年,该刊偏向政治浪漫主义时代的摄影书写。
1977-1996年,该刊偏向新时期中国摄影的复兴。
1997-2007年,该刊主要从视觉乌托邦到多元影像文化发展。
2007年以后,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背景下,该刊朝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出版综述
据2021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摄影》出版文献共5671篇 

据2021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摄影》文献量为1266篇,基金论文量为1篇 

影响因子
据2021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摄影》总被下载35449次、总被引197次 

据2021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摄影》被引量为68次 

收录情况
2010年4月8日至10日,在TIPA(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影像技术期刊协会)年度大会上,《中国摄影》成为新的会员单位 

《中国摄影》被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也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来源期刊 
 

荣誉表彰
2016年8月,《中国摄影》入围2016年度“中国最美期刊”初选名单 

《中国摄影》为社科双效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1957年,《中国摄影》创刊时刊名为鲁迅笔迹集字;1960年第1期开始,该刊封面刊名为毛泽东题字 

精神理念
《中国摄影》致力于推介中国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深度报道中国国内外摄影动向,及时介绍摄影器材和技术最新资讯,融学术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为一体 

社会评价
《中国摄影》一直用视觉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 真实地记录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的变化。每一个年代、每一次运动、每一项变革,都能在《中国摄影》中清晰地梳理出不同时期的脉络,它是新中国发展变化中最好的见证者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兆增评)
《中国摄影》恰好是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社会的视觉记忆的索引,人物、表情、场景的丰富性刻录了一个充满动力而又历经曲折的现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卫星评)
《中国摄影》是一本净化读者心灵、陶冶情操、让读者终生受益的教科书,也是读者磨炼意志、释放生命、求索艺术、放歌人生的好伙伴 
。(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蔡征评)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31569.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