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 

据2018年5月《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官网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有技术顾问12人、委员67人。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总被下载690764次、总被引3307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75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2.280。 
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被引量为25927、下载量为139156;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影响因子为2.5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90名,在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139种)第1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相关视频查看全部
历史沿革
1978年,《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创刊,刊期为季刊。
2005年,《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改刊期为双月刊。
2009年,《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改刊期为月刊。 
2014年,该刊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重点刊载以电子测量与仪器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发展新趋势,理论研究的新方法,新型器件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等为核心内容的学术论文,并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发表综述和评论性文章 
,设有电子测量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总线技术与自动测试系统、通信测试技术与仪器系统、数字音/视频测量技术与仪器、THZ技术、纳米测试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生物医学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参量校准计量和标准比对技术、虚拟现实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与仪器仪表、电磁兼容测试与仪器、现代传感器与非电量测试技术、故障检测与环境监测系统技术与应用、神经网络分析、测试与应用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官网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有技术顾问12人、委员67人。
技术顾问:张钟华、张广军、尤政、孙圣和、陈光礻禹、李行善、汪庆宝、陈尚松、王家礼、魏震生、戚继明、于庆锁
委员:Abdulmotaleb El Saddik(加拿大)、吴黎明、Bernd Henning(德国)、张宝峰、Bin Zhang(美国)、李智、David He(美国)、张玘、Huosheng Hu(英国)、杨俊、Jie Liu(加拿大)、杨明、汪铁华、KangB.Lee(美国)、沈民奋、Masayoshi Esashi(日本)、陈大为、Michael Pecht(美国)、李孝辉、Oliver Diessel(澳大利亚)、陈晓龙、Philip Leong(澳大利亚)、邵云峰、Xianneng Shen(美国)、林占江、Pingfeng Wang(美国)、闻映红、丁群、金杰、于劲松、范炬、于功敬、柯熙政、王永清、胡学龙、王廷云、赵拥军、王厚军、马怀祥、林茂六、赵勇、左毅、赵国忠、田书林、赵春晖、史健芳、高翔、江明、徐湛、孙铁、党建成、孙光民、梅杓春、刘民、黄志尧、刘明亮、景博、刘祖深、曾周末、刘桂雄、韩慧莲、向天明、郭世泽、行鸿彦、熊继军、许川佩、蔡振江 
合作交流
1987年8月1日至5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二次编委会议在秦皇岛燕山大学召开,中国电子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芦良春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并就学报地位、作用、办刊方针和编辑工作讲了话,并介绍了其它学报的经验。周立基主编、周立人、戚继明副主编在会上汇报了学报创建过程、组织状况、组稿情况、财务开支及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工作。 
1990年10月9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三届编委会全体会议在黄山召开,会上由周立人常务副主编向“委员会”总结汇报了“学报”自1987年第二届编委会到1990年10月的编辑、出版、发行及经济情况。编委会首先肯定了几年来“学报”所起的作用,并就学报的地位、作用及办“学报”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992年6月30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二届第二次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主编周立基首先在会上发言:总结了首次《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评选优秀论文的情况,同时,向代表们介绍了“学报”的办刊过程和经营情况,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陆廷杰、学会工作部主任徐运忠分别在会上就学会为仪器仪表行业,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牵线搭桥,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作了介绍以及工作的设想和发展方向。 
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京瑞国际大酒店举行《仪器仪表学报》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暨学术交流论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是根据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要求展开的,其目的是:引导高水平科研项目首发报导,在宣传作者项目成果的同时提升学报影响力。沟通并理顺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编辑之间对于优秀论文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与国际通用规则接轨。在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框架内发挥学报的平台作用,促进我国测量仪器仪表领域研究及应用快速发展。 
2015年7月17日,在青岛举行第二届《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优秀论文颁奖暨2015国际学术交流论坛。 
2016年9月21日,第三届《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7年10月22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在扬州举行颁奖仪式暨2017国际学术交流论坛。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共出版文献4490篇。 
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共载文3636篇。 
收录情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来源期刊,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核心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总被下载690764次、总被引3307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75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2.280。 
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被引量为25927、下载量为139156;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影响因子为2.5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90名,在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139种)第1名。 
荣誉表彰
2009至2016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1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文化传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始终坚持严谨、严肃、求真、唯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继续以提高学术质量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期刊领导
现任领导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主任委员
彭喜元
副主任委员
崔建平、彭宇、王雪、代 京 
历任领导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主任委员
孙圣和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29326.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