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相思

流苏相思(学名:Acacia fimbriata A.Cunn. ex G.Don)是豆科、金合欢属披散灌木至小乔木,树高达7米,冠幅6米左右,常丛生;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小且多对,托叶不明显,叶柄变为叶片状,花黄色,头状花组成的圆锥花序生于叶腋,密生枝顶,花量极为丰富,花期满树黄花,总花梗上有总苞片,荚果条形,内含数粒种子;种子扁平,种皮硬而光滑。花期暮冬至春。 

流苏相思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至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常与桉林混交,适宜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种植,适应性较强。 

流苏相思是优良屏障植物和防风林树种,作为庭园绿化、广场美化或行道树栽培。 

(概述图参考来源: 

流苏相思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豆科金合欢属植物
相关视频查看全部
形态特征
披散灌木至小乔木,树高达7米,冠幅6米左右,常丛生;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小且多对,托叶不明显,叶柄变为叶片状,称之为叶状柄,为窄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2-3毫米,基部常披茸毛,总叶柄及叶轴上常有腺体,假叶密布。 
 
花黄色,头状花组成的圆锥花序生于叶腋,密生枝顶,花量极为丰富,花期满树黄花,总花梗上有总苞片;花萼通常钟状,具裂齿;花瓣分离或于基部合生;雄蕊多数,通常在50枚以上,花丝分离或仅基部稍连合;子房无柄或具柄,胚珠多颗,花柱丝状,柱头小,头状;荚果条形,内含数粒种子;种子扁平,种皮硬而光滑。花期暮冬至春。 
 
产地生境
流苏相思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至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常与桉树林混交,适宜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种植,适应性较强,具一定耐寒能力,能耐-7℃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水分充足的地段生长较好。 
繁殖方法
流苏相思可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试验材料为三年生的流苏相思幼苗上生长健壮的幼嫩枝条。 
培养条件
芽诱导培养基:①MS培养基+6-BA1毫克/升+NAA0.2毫克/升;②MS+6-BA2毫克/升+NAA0.2毫克/升;③MS+6-BA3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④MS+6-BA1毫克/升+IBA0.5毫克/升。 
芽增殖培养基:①MS+6-BA1毫克/升+NAA0.2毫克/升;②MS+6-BA1.5毫克/升+NAA0.2毫克/升;③MS+6-BA1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④MS+6-BA2毫克/升+IBA0.2毫克/升。生根培养基:①MS+IBA1.5毫克/升+NAA0.4毫克/升;②1/2MS+IBA1毫克/升;③1/2MS+IBA0.5毫克/升+NAA0.4毫克/升;④MS+6-BA0.5毫克/升+IBA1毫克/升。上述各培养基都加入了质量浓度为3%克/升的蔗糖和质量分数为0.7%克/升的琼脂作为基本成分。 
培养方法
外植体消毒:剪除枝条上的叶部结构后,采用在木本植物茎叶组织培养材料消毒处理上经常采用的3种消毒方法对枝条进行消毒对比试验,以便从中选优。各消毒方法分别是①1/800灭菌净10分钟+75%酒精50秒+0.1%氯化汞25分钟;②75%酒精10秒+0.1%氯化汞28分钟;③洗衣粉液15分钟+6%次氯酸钠20分钟+0.1%氯化汞25分钟。 
接种:培养把经消毒处理的枝条剪成0.5-1厘米长的茎段,根据剪取部位的不同,把茎段分为茎尖(顶芽)、腋芽茎段(带腋芽的茎段)和无芽茎段(不带腋芽的茎段)3种类型,并分别把它们接种到前述的芽诱导培养基上,以观察它们各自的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接种到前述的芽增殖培养基上,以观察它们各自的增殖倍数和生长状况。接种到前述的生根培养基上,以比较它们各自的生根效果。培养条件为温度28±3℃,光照为每天12小时,光照强度是2000勒克斯。 
结果分析
不同消毒处理对不同茎段的处理效果:把经消毒处理的外植体接种到同一种芽诱导培养基上,经过6-8天培养后,没有出现污染的茎段基部切口处开始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的愈伤组织,而没有产生愈伤组织的茎段则出现明显的霉变现象.对茎尖和腋芽茎段而言,3种消毒方法中以1/800灭菌净10分钟+75%酒精50秒+0.1%氯化汞25分钟处理的效果最好,洗衣粉液15分钟+6%次氯酸钠20分钟+0.1%氯化汞25分钟处理的次之,而75%酒精10秒+0.1%氯化汞28分钟处理的最差。对无芽茎段而言,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没有区别。从不同茎段的总体污染率来看,以腋芽茎段最高,茎尖次之,无芽茎段最低。这是由于腋芽茎段在茎段的节间有幼叶和腋芽着生,表面形状较为复杂,消毒处理相对较难,故消毒效果最差。与之相反,由于无芽茎段具有光滑一致的表面特点,消毒处理比较简单,所以消毒效果最好。 
不同培养基对不同茎段的培养效果:
芽诱导:把经过消毒试验后没有发生霉变的外植体分别转入到4种不同的芽诱导培养基上,10-15天后,部分茎段开始出现不定芽,从培养30天后的芽诱导结果可见,随着6-BA浓度的增大,各茎段芽的诱导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芽的生长状况都不够理想,综合芽的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来看,3种茎段都以改良MS+6-BA2毫克/升+NAA0.2毫克/升培养基的效果最好。从诱导率来看,明显表现为茎尖>腋芽茎段>无芽茎段,芽的生长状况也是无芽茎段最差。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无芽茎段没有幼芽着生,其细胞分裂能力比带顶芽的茎尖和有腋芽的腋芽茎段要弱小得多所致。 
芽增殖:将芽诱导培养出的有效芽体再分别转入4种不同的增殖培养基上,15天后不定芽开始增殖,30天时芽苗数量明显增多,最大增殖系数达3倍以上。和芽诱导培养基相似,适当降低矿质养分浓度和提高6-BA浓度对提高流苏相思3种茎段的芽增殖倍数效果明显,对增殖芽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3种茎段的芽增殖培养基都是以改良的MS+6-BA1.5毫克/升+NAA0.2毫克/升处理的最为理想。至于3种茎段在芽增殖方面的差异与芽诱导基本一致,这是因为组培外植体的芽增殖与芽诱导一样,都要受到茎段细胞分裂能力的决定性影响。 
根诱导:当丛生苗长到平均高度3厘米左右时,选取健壮的芽苗切成1.5-2厘米左右的茎段转入4种不同的生根培养基上,接入培养基4-5天后,有部分芽苗在切口处开始长出白色的愈伤组织。20天后,开始生根,幼根呈放射状排列。不生根的外植体基部切口无愈伤组织产生,且逐渐变为深褐色。50天后观察生根效果,同一种生根培养基对3种不同茎段的作用效果基本相同,这与不同茎段的芽增殖与芽诱导的情况截然不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生根培养基直接作用的对象已经不是3种不同的茎段,而是由3种不同茎段培养出的丛生芽苗,因此,这些芽苗的生根能力与原来母体茎段的细胞分裂能力之间已经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综合生根率、平均根数和根的生长状况来看,流苏相思茎段组培的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1毫克/升处理的最好,1/2MS+IBA0.5毫克/升+NAA0.4毫克/升处理的次之,其余的较差。这表明适当增大IBA浓度或降低矿质养分浓度有利于流苏相思茎段组培的生根诱导,这也和其他相思类植物茎段组培的根诱导情况基木相同。 
炼苗移栽
把根长3厘米以上且生长健壮的无菌苗打开瓶塞炼苗3-5天后,移栽到喷有1/4MS培养液的珍珠岩基质上,并盖上薄膜保湿,15天后揭开薄膜,移栽到装有腐殖土的花盆中,经30天左右的常规养护,即可成活。 
栽培技术园
流苏相思的萌芽性较差,故在日常栽培时对其修剪要格外注意。2年生流苏相思可轻剪成球形,并生长良好。重剪后的流苏相思表现较差,特别是仅留30厘米的高强度修剪对流苏相思影响较大,萌芽率仅有28%甚至全部死亡;离地60厘米的中强度修剪,流苏相思观察枝条还有20%存活,平均枝长24.5厘米;修剪成球形的轻度修剪生长良好,流苏相思有66.7%的观察枝条存活,平均枝长31.6厘米。 
主要价值
流苏相思叶色翠绿、花量丰富,春节期间正是满树黄花时节,是优良屏障植物和防风林树种,作为庭园绿化、广场美化或行道树栽培,对点缀节日色彩,增加节日气氛。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25792.html

推荐品牌